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四川党校报 > 2022年 第17期 > 第7版 理论视野
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
发布时间:2023年01月04日 部门/单位: 文: 图: 签发人:
文章作者:张珊珊 李 辉
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: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,以“粮”心护粮,坚定不移继续抓好粮食生产,在保产量、保质量、讲节约上下更大功夫,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,确保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。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,成都平原自古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称,要严守耕地红线,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,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,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维护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、粮食形势大局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指引,形成了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的根本遵循。

重视粮食安全是奠定民生发展的现实要求。“洪范八政,食为政首。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,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在不同场合用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”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”“一个永恒的课题”等鲜明论断来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。指出,“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,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,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。”明确要求:“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,宁可多生产、多储备一些。”究其原因,从现实情况看,耕地减少、水资源短缺、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。从根本原因看,伴随城镇化、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改善,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。从发展要求看,粮食安全是党和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政治责任、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
把住粮食主动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前提。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”当前,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,因新冠疫情、地区冲突、极端气候和经济冲击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饥饿问题、粮食不安全现象日益加剧。《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》指出,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达8.28亿,较2020年增加约4600万。鉴于我国人口规模大,每天一张嘴,就要消耗70万吨粮、9.8万吨油、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。只有做到端稳“中国饭碗”, 且“饭碗”里主要装中国粮,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。所以,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,粮食安全是买不来的,我们不可能依赖“买粮吃”,也不能寄望“种别人的地填自己的肚子”。

筑牢粮食安全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。“不能只算眼前账,不算长远账。”古今中外实践证明,一个国家只有实现粮食基本自给,才能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主要在于,从政治意义论,粮食是治国安邦的基础,纵观历朝历代,物阜民丰,则安居乐业、政权稳固;饥荒频发,则社会动荡、政权更迭。从经济意义论,粮食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,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。同时,保障粮食安全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的考验,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切把握粮食安全规律、深刻洞察粮食安全新形势的基础上,立足世情、国情、粮情,深入分析了做好新时代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、紧迫性,就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是全面贯彻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的根本遵循。

要自力更生,端稳端牢“中国饭碗”。“仓廪实、天下安”,粮食是“口粮”和战略物资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要靠自力更生,自己养活自己。”鲜明回答了保障粮食安全依靠谁,如何将“中国饭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、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把在自己手中的问题。我国粮食需求量大,完全依靠国际市场,既不可行也不现实,只有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,才能端稳端牢自己的饭碗,才不会受制于人。

要藏粮于地,严防死守耕地红线。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,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粮食供给能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”“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。”深刻揭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土地。要统筹好耕地数量与质量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严守耕地红线,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,防止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,稳定粮食耕种面积,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
要藏粮于技,持续强化科技支撑。以科技助力粮食生产,为促进粮食增产高产打开新空间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解决吃饭问题,根本出路在科技。”“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。”明确了粮食增产的关键在科技。要加大种业种源技术攻关,解决种业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推进农业现代化应用,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。要发挥农业专家的积极作用,调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。要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常态化培训,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,大力发展绿色农业、生态农业、高效农业。

要保障收益,激发农民种粮动力。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,保障粮食安全要依靠农民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,提升收储调控能力,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,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。”要让农民多种粮、种好粮,重点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、得实惠,促进农民种粮补贴落实到位,降低农民种粮成本与风险,保障农民种粮收益,统筹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,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要党政同责,扛稳粮食安全责任。党政同责是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保障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,‘米袋子’省长要负责,书记也要负责。”要汇聚种粮抓农合力,饭碗一起端、责任一起扛。从讲政治高度抓好粮食安全工作,层层分解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,严格将工作落实落细,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。

 

 (作者单位:眉山市委党校)


  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© 2009 - 2025
  • 蜀ICP备10001505号